建设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建设概况

能源与环境系

2023-05-19     发布:管理员    点击:962

1)基本概况

能源与环境系前身为煤田地质教研室(2000年更名),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承建了我国第一个高校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煤田地质学家杨起教授是主要创始人,他领衔建立和健全了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在我国开创了煤田地质学和中国煤田等课程,带领中青年老师着手从大区域的煤田成因类型,煤系分布规律等方面探讨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特征和资源前景。

1956年,第一批一共180名四年制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了本领域的骨干,其中傅家谟院士(中科院地化所所长)和殷鴻福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和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上世纪90年代末,由杨起院士带领教研室年轻老师开始致力于能源洁净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同时开展煤层气方面研究,评价了中国煤层气开发潜力和区域分布规律。为中联煤层气公司在沁水盆地获得煤层气工业化开采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能源与环境系在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开发领域崭露头角,在国内率先开设《新能源概论》本科课程,并逐渐形成了在煤层气、页岩油气、致密气、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地热等方面的科研特色,打造了一支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非常规能源科研团队。

2)学科建设

能源与环境系负责建设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本科专业、联合建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及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资源与环境研究生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专业面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人才需求,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煤层气、页岩油气、油砂、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化石能源方向矿产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获得新型化石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基本训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属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学校工科基地。矿产普查与勘探隶属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学科,该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

3)科学研究

建系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课题、“86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600余项。先后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检索300余篇)。在煤地质学与地球化学,非常规储层精细描述、成藏机理与开发地质效应,非常规能源富集规律及目标评价,应用沉积学与油气成藏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科研成就,为国家非常规能源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次,其它省部级奖10余项。

4)师资队伍

能源与环境系现有教师1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8人(5人为二级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2人。2名国家杰青,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国家优青,1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学校“求真学人”。

教授:刘大锰、肖贤明、唐书恒、黄文辉、姚艳斌、许浩、陶树、蔡益栋

副教授:毛小平、张松航、李松、高平、唐淑玲

讲师:穆娜娜、郗兆栋

系主任:陶树     系副主任: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