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第一届“能源杯”石油地质知识竞赛胜利闭幕

2016-12-05     发布:[能源学院]卢文    点击:0

  2016年12月2日晚7:00,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分党委主办,研究生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SPE学生分会联合承办的第一届“能源杯”石油地质知识竞赛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能源学院院长李治平教授、于兴河教授、黄文辉教授、李胜利副教授及王宏语副教授应邀作为本次比赛评委,能源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刘志华老师和团总支书卢文老师作为嘉宾观看比赛。

  本次知识竞赛共分三轮:第一轮必答题,第二轮抢答题,第三轮风险题,总共有9支来自能源学院的研究生队伍参赛,每队原始积分为100分。

  其中第一轮包括两个环节,个人必答题和小组必答题。个人必答题题型为石油地质专业的名词解释。每队派出一名选手抽取一题作答,主持人说开始作答后选手须在1分钟内作答,本环节由5位评委老师打分,其平均分为该环节各队最终得分。该环节考查的是对基础的石油地质知识的掌握,各队队员表现良好,均能得到5-10分的平均分,差距不大。

  第一轮第二环节为小组必答题,本环节由各队成员共同作答,主持人说开始作答后15秒内举牌作答。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不扣分。该环节题型为选择和判断,考查范围更为广泛,既包括专业知识,又包括延伸的相关行业知识、专业历史,需要各队队员在学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能够发散思维,广泛涉猎。该环节结束后,各队的分差逐渐拉开。其中,最高分为160分,最低分为117分。

  第一轮结束后,由刘志华老师和卢文老师为大家抽奖,两名幸运观众获得了由能源学院研究生会提供的精美奖品。

  第二轮为抢答题,共15题,每题20分。主持人说开始后方可抢答,抢答题只能由一名参赛选手作答,可以有一次补充的机会,15秒内作答。答对加20分,答错扣20分。本轮既考验选手的专业知识,又考验其反应能力,需要在主持人读题的同时,迅速判断正确答案,并在宣布抢答后第一时间按下抢答器。因此,相对于第一轮比赛,本轮更为精彩和刺激,各支队伍像等待发令枪响的短跑运动员一样蓄势待发,会场按抢答器的声音此起彼伏,当然也就有人欢喜有人忧了。该轮结束后,分差迅速拉开。根据比赛规则,得分最低的两支队伍终止比赛,分数排名前七位的队伍进入决胜轮,其中第一组表现优异,以220分遥遥领先。

  决胜轮之前的休息时间,由李胜利副教授和王宏语副教授抽取两名幸运观众,他们同样获得了能源学院研究生会提供的精美奖品。

  终于到了最为紧张刺激的决胜轮,该轮为风险题,分为30分、60分、90分三种题型,每种题型各三道,其中60分、90分的题目由评委老师现场给出。各支参赛队按积分排名依次选择题目作答,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扣相应分值。三种风险题分别需在半、一、两分钟内准备,一、两、三分钟内回答完毕。

  第一组稳扎稳打,凭借其两轮的比分优势,选择了30分的题型,并准确回答出了正确答案,以250分的总分暂排第一。排名第2的第五组同样选择了30分的题型,但他们有一些概念上的混淆,未能答对,被扣除了30分。

  第九组选择了60分的题,由王宏语副教授出题,题目是:“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是什么?”,第五组队员回答基本正确,评委老师给予肯定并给出相应分数。

  第六组希望反败为胜,选择了90分的题,由黄文辉教授出题。黄老师不拘泥于学术,他的题目是“能源学院的研究生最该具备的三方面技能是什么?”。第六组队员给出的答案与黄老师的答案(专业好、外语好和身体好)基本吻合,获得了相应的分数。

  第八组同样希望扭转局势,选择了90分的题,此次由于兴河教授出题。于兴河教授专心学术,善于归纳和总结,他的问题是“扇和三角洲的三点本质区别是什么”,并且给出了提示—扇的类型有很多种。但第八组未能准确区分扇和三角洲,并混淆了不同类型扇的概念。于兴河教授作出点评:“第一,沉积方式不同,扇体是以重力流沉积为主,三角洲是以牵引流沉积为主;第二,位置不同,扇体要么全在水下,要么全在水上,而三角洲一部分在水上,一部分在水下;第三,扇距离物源较近,而三角洲距离物源较远”。全场观众为于兴河教授的精彩点评所折服,自发为其鼓掌。

  第七组同样选择了90分的题型,由李治平教授出题,问题是“天然裂缝油藏,可以注水开发么?”。该组三名队员的答案是“天然裂缝油藏能不能注水开发,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李治平教授点评道“以前天然裂缝油藏确实不能注水开发,容易发生‘水窜’,但现在掌握规律后,基本可以注水开发,现在的天然裂缝油藏也基本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

  排名最后的第二组选择了60分的题型,由李胜利副教授出题。题目是“请说出几种油水、气水倒置的情况”。该队将目光集中在油气倒置的情况,并回答了三种非常规气藏都存在气水倒置的现象。李老师认为其答案正确但片面,未能针对油水倒置的情况举出例子。并提出由于构造、岩性、压力等条件的变化,都可以产生油水、气水倒置的情况。

  在决胜轮结束后的统分时间,黄文辉教授表演了南少林拳法,受到了全场观众的极大欢迎,并获得了数次掌声。

  在黄文辉教授的精彩表演后,本次比赛的最终结果出炉了。第一组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稳扎稳打的策略当之无愧的获得了冠军;第九组和第六组通过决胜轮的优异表现完成反超,共同获得亚军;第五组、第九组及第七组获得季军;第二组三名队员获学术明星奖。王宏语副教授、李胜利副教授,黄文辉教授,于兴河教授,李治平教授分别为学术明星、季军、亚军、冠军颁奖并合影留念。

  本次“能源杯”石油地质知识竞赛起到了促进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的良好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李治平院长及各位老师对获奖队伍表示祝贺,对主办方表示感谢,对本次比赛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该比赛再接再厉,越办越好!

01

01

 

IMG_7197

02

 

 能源研究生会

 2016年12月5日